【农大好故事83期】青春作伴再“回家”
——保定校区2020届毕业生返校纪实
六月,骊歌响起,又是一年大学生告别校园的日子。疫情打破了原本多姿多彩的毕业季,往日人流如织的校园以特有的宁静和最严格的防控措施等待毕业生归来。6月22-24日,28日-30日,两个时间段共6天时间,我校保定校区70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分期分批错峰返校,每名毕业生要在1天内办好手续,收拾好行囊,挥别母校。严而又严的防控措施,缜密而衔接自然的各项流程,周到而细致入微的服务是母校留给毕业生最深刻的记忆。6天时间,无论是回校的毕业生还是参与返校服务的老师,都觉得有一种亲情在流淌,有一种力量在传递,有一种精神在相互鼓舞。
一切为了同学们安全“回家”
“遇到雷雨天气时,同学们要注意自身并提醒随行亲友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 不要使用金属手柄(或带金属尖头)的雨具,不要在树下、周围空旷的建筑物下避雨,不要在雷雨中奔跑,不要……”
这是在返校过程中,得知天气有变化,学校防控办当晚发到每个工作组和同学们手中的一份温馨提示。这只是学校毕业生返校工作若干方案中的一个细节。让毕业生返校更安全,离校更暖心,细化到每一个环节,精准到每一道程序,服务到每一个人,始终是做好毕业生返校工作的总要求。从疫情之初,学校便第一时间成立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为了确保每一名返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8个工作组和工作专班密切配合,科学设计办理毕业手续方案流程,精细梳理毕业各环节工作衔接,想方设法筹措防疫物资,推敲修改方案预案中的每一个细节。党委书记饶桂生、校长申书兴更是数次深入各校区实地踏看,从学生进校前身份核验到办理毕业手续,从退卡退费到离校时行李托运,反复推演毕业生返校离校工作中的关键环节。36场专题调度会、全员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全员核酸检测、全景式模拟实战演练……为了同学们能够安全“回家”,学校精心做着各项准备。
返校期间,全体校领导始终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深入学院办公区、学生公寓、餐厅、快递物流托运点、摆渡车停靠点、退卡退费服务点等各场所,现场调度、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第一天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连夜召开调度会,针对各志愿服务队所反映的问题再调度再部署,白天一天的疲劳,晚上加班会议研究,第二天一早,领导和大家一样又早早来到各自坚守的岗位,为了同学们能够安全“回家”,付出再多的辛苦也值得。
党委书记饶桂生、校长申书兴数次深入各校区实地踏看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老师的身影
教授们扛起了行李,处长们开起了电瓶车,老师们化身行李搬运工、快递小哥……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为做好毕业生返校期间服务工作,学校采用“常量+”服务模式,即每年毕业季的常规工作队伍+学院志愿服务队+机关志愿服务队,组建了10支116人的机关志愿服务队和22支486人的学院志愿服务队。学院志愿服务队负责办理毕业生手续和公寓值守服务,机关志愿服务队负责校门口入校离校、摆渡运输、托运、退卡退费、研究生学院公寓等校内各临时工作网点的值守服务。600余人的服务队员和学校学生处、安全工作处、后勤处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针对毕业生返校离校各工作环节和重点区域精准设计,为每名毕业生提供全程、贴心的服务,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关爱。
校门入口是把好返校安全的第一关,安全工作处、后勤处和2支机关志愿服务队通力合作,共同值守。指挥泊车、体温检测、验证入校、给行李消毒、手消和更换口罩等,这看似简单的动作一天不知重复多少次。东西校区平均每天调度约600-800辆私家车,没形成堵塞;验证处,一些同学的健康码打不开,服务队员在安抚情绪同时熟练地按流程指导同学们操作;7000余名毕业生返校,平均每天为1100余名同学更换口罩、进行消毒。几天下来,校卫队员的噪子喊哑了;负责消毒的服务队员手按到抽筋,揉揉接着干;临时观察区的后勤人员穿着隔离服,忍受着酷热……他们共同维持着校门口的秩序和进校安全。
进校后的毕业手续则简化了办理流程,实施一站式服务。各学院老师起早贪黑早已提前将毕业材料准备妥当,学生入校后只需填写《毕业生登记表》,核对证件后签字,即可领取毕业证、学位证、报到证及档案等材料,方便又快捷。学生处还为毕业生特制了颜值高又实用的文件收纳包,“包你满意”,拿到包的一瞬间,很多同学都是双手抱在胸前“太喜欢了,我要永远珍藏”。
回到宿舍收拾东西,学生们心里是有些发憷的,四年的物品累积,又没有父母的帮助指导,但是当他们一踏进宿舍楼,看到熟悉或不熟悉的老师,都在帮助学生收拾搬运行李,从书记、院长、辅导员到学术大牛的教师齐上阵,每位老师对应几个宿舍,汗流浃背地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没有往年的“毕业跳蚤市场”,毕业生们的大批物品是搬之不动,弃之可惜。每逢这时,老师都劝学生,能带走就带走吧,在老师们的帮助下,这些“又贵又重”的物品顺利从楼上运下,装车运送,解决了学生的大问题。
离校程序从简,温情不减。留言板、合影墙、红毯、文化长廊……学院营造出温馨的氛围迎接返校学子,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毕业生专属纪念品。水晶摆台上全班同学的照片让人瞬间重回课堂、收集四年影像的U盘叙说着青春梦想、花卉瓜果挂坠专业特色浓郁让人爱不释手,印有毕业生姓名的特制徽章、实用的行李打包袋、弥补遗憾的学士服……这些承载着深情厚谊的暖心礼包,让同学们对农大更多了几分眷念和不舍。
验证入校
手消
办理毕业手续
教师齐上阵帮助学生收拾搬运行李
留言板
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学生
“每个毕业生都像自己的孩子,老师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了对你们的疼爱。一天下来,虽然很累,但我们明天依然会干劲十足,因为这是为了自己可爱的学生们啊!”服务队一名老师的微信留言代表着所有人的心声。
6天中,服务队老师们不论男女老少、无论职位不同,任劳任怨为毕业生提供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
为了毕业生出行便利,学校安排了多辆校园摆渡车,出于防疫安全,杜绝更多外人进校,志愿服务队的老师们就主动当起了摆渡车“司机”,打通毕业生返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每天东西校区17辆摆渡车满负荷运转着,从上午9点半到下午近7点,平均一辆车一天跑50趟,约140公里,队员们集“驾驶员、乘务员、搬运工”于一身。从学生们一上车就不断叮嘱“戴好口罩”“保持距离”,下车时,马上从驾驶位置下来,帮着搬行李,又一次嘱咐,“别落东西,别拿错东西”。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学生等车时间,老师们轮换驾车,保证车辆不歇,特别是每天中午,又热又累但又正值运输高峰,就互相轮换着蹲在宿舍楼墙根下吃盒饭,只要看见有学生下楼,放下餐盒,马上进入工作状态,保证车辆随叫随到。
校园门口的服务队是送毕业生离校的最后一班岗,即在毕业生离校时对接摆渡车,帮着卸行李。服务队女同志多,工作强度大,但她们毫不畏惧。平日在财务处和数字打交道的老师们拎起行李来那也是虎虎生风。他们说,学生虽将毕业,但在农大“有困难找老师”的口号永远不会过时。
6天里,服务队的老师们把学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让学生“回家”感到温馨和温暖。6月28日,食品学院毕业生小胡卖废书时一不小心把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证书夹在里面卖了,还是离校前检查毕业证时才发现。帮着搬行李的几个老师立刻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忙带着小胡冲到废品回收点,在废书堆里疯狂寻找。几个人蹲着把上千斤废书堆翻了个遍,终于找到了证件。农大老师“实力宠娃”的故事被新华社新媒体平台刊载,一时间广为流传。人文学院一名毕业生,装着证件的包落在公交车上,老师“比学生还急”,第一时间和安全工作处联系,帮其找回行李。6月24日晚大雨瓢泼,西校区一辆物流运输车坏在来校路上,物流收运点的老师们保护好同学们的托运行李不受雨淋的前提下,就站在宿舍楼屋檐下等到9点,直到把同学们行李完好装到车上,才放心离开。
返校期间,还有很多部门每天坚持做着重复而繁琐的工作,后勤处1天4次进行校园环境消杀,1天3次进行室内消杀,校园卫生一天打扫两遍,垃圾日清日结,定制午餐充足供应。学生处工作人员包楼到岗,“楼长”督办各岗位工作,协调处理问题,直到晚上清理完卫生,检查好宿舍门窗电才离开。宣传部新媒体工作组,每天带着无人机、背着“长枪短炮”“游走”在两个校区的各个工作点,白天录视频拍照片,汗水多少次迷住了眼睛,但手中的设备从不敢抖动,晚上加班做视频剪辑和文案撰写,采编发当天完成。6天拍摄视频素材700多G,拍摄照片3000多张,围绕“回家”主题,推出4期微视频4期图文推送,点赞评论转发,让正能量第一时间传递出去。
17辆摆渡车满负荷运转
轮换着吃盒饭
帮学生卸行李
终于找到了证件
物流收运
午餐充足供应
母校是我们难以割舍的爱
那几天,微信公众号的留言、毕业生的朋友圈、学院留言墙、留言薄上,字字句句都是毕业生对母校的眷恋与不舍,那几天,许许多多老师桌上一束束鲜花是学生们对老师爱的表达,那几天,无数次看见毕业生临走时,依依不舍对着校门口鞠躬。
重回校园,走在元溥路上,太行湖旁,来到太行石前的广场,走进崇德楼的楼梯,坐在灰楼的门口,依依不舍,每一帧画面都想定格心间,2020的毕业注定特殊又温情。
西校区的午后,阳光正浓,两个女生拉着行李箱走着,路过的摆渡车上,老师忙招呼,“快上车,送你们到门口。”“不用了,谢谢老师,我们想再看看校园。”她们边走边拍照,用定格的照片为大学四年的美好生活划上圆满的句号。返校最后一天,统计人数显示还有一位女生没离校,辅导员报告说“行李都收拾好了,就是不愿走,在掉眼泪”。闻讯,学院书记也赶到宿舍,但大家都没有打扰她,在楼道默默陪着她,等她哭够,才送她离开。宿管阿姨说,这样的孩子多了,边哭边收拾,就是舍不得走。
同学们说,我舍不得明亮的教室、谆谆教诲的老师;我舍不得食堂的饭菜、灯光通明的晚间操场;我舍不得一起努力,一起成长的班级姐妹兄弟……感谢在美好的时光里与农大相逢,成就了最好的我们,母校是我们难以割舍的爱。
他们说,从返校前的统计准备,到返校后的手续办理,回到宿舍整理行李,老师们全程跟随、叮嘱、搬运、邮寄……老师们就像等待着孩子们回家的家长,让我时刻感受到,这里永远都是我的家。是的,这就是家的感觉,今后我们的收件地址会改变,但是学校给我们留下家的感觉不会变。
同学们诉说的每句话里,有感激、有不舍,有无限的感动。离开时,不少宿舍的同学自觉给宿舍做了最后一次扫除,把整洁如初的宿舍作为送给母校的毕业礼物。
离别不道别,青春不散场,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师生们短暂相聚又各奔东西。期待他日相聚,你我仍是少年。母校永远是温暖的家,张开双臂期待你们归来,农大学子,未来日子,青春相伴再回家!
一束束鲜花是学生们对老师爱的表达
恋恋不舍
农大学子,你是母校永远的牵挂
作者:杨晓丽 姚运肖 褚宝良 师春祥 摄影:赵凌云
元志愿陪伴各位小伙伴度过高考
【高考升学群】
群内不定期分享高考升学资讯、教育政策
高考系列直播、择校指南、专业推荐介绍
高考各科提分必备技巧、学习资料共享等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助教老师回复“高考”即可入群
★微信搜索小程序:元志愿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