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
客服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安徽党校报刊发 | 袁亮:立足煤炭主体能源国情 扎实推进“双碳”科学发展

时间: 2022-08-12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招生信息网 浏览量: 5349 收藏
省重点博士点硕士点保研资格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理工类/公办/安徽省
排名: 第201名
综合指数: 61.82
热度:40735K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贯穿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彰显了先立后破、通盘考虑的系统观念,为我们统筹“双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双碳”目标的实现要先立后破,不能未立先破,走好“节”煤之路,构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体系;走好“智”煤之路,推进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走好“净”煤之路,打造“煤炭+新能源”“煤电+储能”生态发展态势。

煤炭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石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双碳”的复杂性与庞大性要求其目标的实现要抓主要矛盾,能源领域减碳是实现“双碳”战略的“优强关系层”。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开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已有21个国家承诺逐步淘汰煤炭,但其大部分国家煤电占比较低,且有低廉的天然气价格和较大的天然气发电规模支撑。而我国与西方各国的能源结构迥异,因此,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之路不能盲目跟风,煤炭仍然是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

从内部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00亿吨左右,全球占比30%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88%来自能源领域。富煤贫油少气是中国国情,202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52.4亿吨标准煤,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56%,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60%,202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的70%左右是由于煤炭使用量的增加。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我国查明煤炭资源量达到1.67万亿吨,自给率高达96%以上,而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安全稳定供应面临巨大风险。因此,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优化结构,控制总量。

从外部来看,俄乌冲突等地缘事件加大国际能源市场波动,能源消费重心东倾、生产重心西移,推动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度调整。欧洲环保政策陷入大倒退,德国取消了2035能源业碳中和目标,且模糊了淘汰煤电厂的期限,燃煤和燃油发电机组得以重返德国市场。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对中国能源安全保障也造成重大威胁,全天候能源保供成为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守住实现“双碳”目标的能源安全底线。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只有合理增加煤炭生产供应能力,守住安全底线,才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保障能源安全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前提,也是扎实推进“双碳”工作的必然条件。

煤炭绿色低碳发展“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这十年,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实现持续提升,开发布局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安全形势整体趋好。大型现代化煤矿成为煤炭生产主体,截至2021年底,年产120万吨以上大型煤矿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年产30万吨以下小型煤矿产能占比下降至2%左右;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至0.044,同比下降24%。当前我国煤炭业结构更优底色更绿,供给质量、生产效率、清洁高效利用、安全水平都迈上新台阶。

从成效上看,我国煤炭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一系列进展。具体表现在:煤炭节能降碳技术体系取得突破,煤炭全产业链节能降碳,全物质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已基本构建;煤炭智能精准开采取得历史性突破,我国已有近千个采煤工作面实现少人开采,且已成功研制全球首套3%~9%煤矿低浓度瓦斯安全稳定燃烧装置;煤炭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取得显著进步,百万千瓦级6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26%;煤基清洁能源与高效转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已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实现安全稳定清洁运行。

从潜力上看,我国煤炭绿色低碳发展潜力巨大。首先,“双碳”战略为煤炭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契机,人民银行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增加千亿,专门用于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国家政策和财力的支撑是煤炭低碳发展的关键助力,如何在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煤炭行业碳排放是当前亟需突破难题;其次,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VR等现代通讯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为煤炭绿色低碳发展赋能,直接推动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数据破局可充分激发煤炭行业数据要素潜力和价值,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将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引入生产经营流程,构建完整贯通的能源数据流;再次,多能互补清洁能源供应格局逐步形成,通过化学转化、电力、热力等多种方式,实现煤炭与新能源深度耦合发展,“废弃矿井新型储能+生态修复+新能源”高质量转型新态势助力煤炭绿色低碳发展“大有作为”。

推进煤炭“双碳”科学体系建设“双翼”并展

煤炭“双碳”科学体系建设是助推煤炭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顶层保障。“双碳”科学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摸清煤炭工业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减排降碳现状,从生产端、消费端、固碳端三端协同发力厘清降碳关键要素和技术难题,揭示煤炭工业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和关键节点,明晰减碳重点和改革方向,做到有的放矢,精确施策。在此基础上,紧扣降碳关键要素和重点环节,跨时间、跨空间、跨要素、跨场景规划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和关键节点。

从硬科技上看,技术攻关是实现煤炭“双碳”目标的关键“羽翼”,要加强煤炭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将关键性技术攻关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能源重点创新领域和重点创新方向,有序推进基础科研,同时要积极推进咨询类项目研究,围绕煤炭“双碳”目标提供政策建议和对策;加强煤炭基础前沿创新引领工程,重点开展“清洁煤电+CCUS”、煤基能源协同发展、全网低碳化利用与消纳技术的方向机制、方法研究等基础前沿重大创新。同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驱动碳中和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要搭建煤炭领域“双碳”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立项建设碳达峰与碳中和示范工程;要建设碳中和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推进与煤炭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合作交流,建设一批煤炭高校碳中和领域创新引智基地。

从软科学上看,制度人才是实现煤炭“双碳”目标的支撑“羽翼”,要加快完善“双碳”“1+N”政策体系,围绕“双碳”战略重要时间节点,统筹公约履约义务和国内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评估调整,制定实施煤炭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行动达峰方案,提出不同区域消费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要阔斧改革碳中和人才培养机制,打破学科交叉壁垒,建设综合性碳中和学科,集聚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率先在煤炭类高校建设理工管经交叉融合的碳中和学科群,支持有条件煤炭高校创建世界一流碳中和综合性学科,加大碳中和学科领域硕士点和博士点布局;要构建多元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碳中和人才培养,建设国家级碳中和一流本科专业,支持建设储能科学与工程、碳管理等本科专业等。

安徽省煤系资源丰富,是“双碳”工作的主战场之一。安徽煤炭保有量为341.3亿吨,全国排名第8位,占全国保有量的1.82%,尚未利用资源量有161亿吨,煤炭生产企业7家,生产煤矿41处,合计核定生产能力12696万吨,以目前年产开采能力计算,尚能开采100余年。立足安徽资源禀赋及能源结构,加强煤炭绿色智能精准开采、煤炭清洁高效燃烧、煤基能源—新能源协同、煤炭全浓度瓦斯利用、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及储能等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研究。加快推进安徽省“双碳”工作进程,力争到2030年实现煤炭降碳增效高质量发展目标,煤炭智能绿色开采及清洁利用全面突破,煤基新能源及瓦斯全浓度利用技术世界领先;到2050年实现多能互补循环发展目标,煤炭与新能源多能互补、协同发展,“高效燃烧+CCUS”技术广泛应用,矿井利用与储能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绿色发展目标,实现煤炭多元低碳技术、颠覆性技术的融合发展与推广应用,智慧能源与能源储备系统达到国际领先。

(来源:《安徽党校报》)


编辑:宣传部 施培松

审稿:田中良

 


 

元志愿陪伴各位小伙伴度过高考

【高考升学群】

群内不定期分享高考升学资讯、教育政策

高考系列直播、择校指南、专业推荐介绍

高考各科提分必备技巧、学习资料共享等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助教老师回复“高考”即可入群

★微信搜索小程序:元志愿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