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20年山东新高考及模拟工作有关内容解析
今天下午,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举行高考模拟志愿填报说明会。对2020年山东新高考及模拟工作有关内容进行解析。都有哪些内容,一起来看~
录取划线办法
改革变化解析
(一)普通类和体育类分段划线基于什么考虑?
高考综合改革后,我省夏季高考录取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三个类别,按类分批次依次进行录取。相较于改革前,普通类和体育类均不再划分本科、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而是实行分段划线、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的办法,划定一段线、二段线。这样变化,主要基于如下考虑:
一是“专业(专业类)”志愿模式下,无法简单地面向所有专业(专业类)统一划定一条本科线和专科线。改革前采用以学校为志愿填报单位时,录取也以学校为单位,普通类专业一个学校只有文理类各一条录取线;改革后,不分文理科,采取“专业(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方式,高校有选考科目要求,投档时以专业(专业类)为投档单位,一个专业(专业类)对应一条录取线,很多高校可能有十几条、乃至几十条专业录取线,这些录取线对应的分数差距可能会非常大,原来的一条本科或专科分数线将很难涵盖所有的专业录取线。故不宜采用“一刀切”方式划定一条固定的本科和专科线,而是通过分段方式,柔性地将考生划分为两部分,淡化本专科批次界限,给考生更大的选择空间,也可以更好的保证选报人数较少的专业顺利完成招生计划。
二是确保有序投档录取。划分为两段线,一段线和二段线的考生依次填报志愿。第1次志愿填报由一段线上考生首先填报本科志愿,第2次和第3次志愿填报由普通类二段线上考生(含未被录取的一段线上考生)填报本、专科志愿。这样安排,基本使较高分数的部分考生不至于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差太大,即使第一次没有被本科录取也可继续填报剩余本科计划,同时也可避免大学内部不同专业间分差过大,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
三是创造条件逐步减少录取批次。这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的导向之一。由截然分开的本科批、专科批,到淡化本专科界限的段线划分,到适当减少录取批次提供经验探索。
应该认识到,划定一段线、二段线后,分数线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划定的一段线、二段线不再是本科、专科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而是仅作为分段填报志愿的资格线。
(二)普通类常规批志愿每次填报数量设为96个,是如何考虑的?
普通类常规批将志愿填报数量设置为96个,这是根据我省实际,参考浙江、上海的经验做法,经过多次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综合考虑确定的。主要考虑是:
现行的志愿填报数量为12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内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共72个体现考生意愿的专业志愿。改革后,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志愿单位,取消了专业服从调剂,应该适当扩大考生志愿数量,将专业志愿数量设置为96个,与改革前相比相当于增加了4个院校志愿(24个专业志愿)。
96个专业志愿是允许填报的最大志愿数量,考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据高考成绩、专业遴选等情况综合考虑填报,可以填满所有可填志愿,也可以只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模拟填报志愿,建议考生还是尽可能填满96个志愿。
(三)“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志愿模式主要变化点是什么?
第一,填报的基本单位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模式下,主要是以学校为单位,然后在这个学校的范围内选定若干招生专业,学校是根本和基础。改革后,要具体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就是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选择更加精准,突破了学校的限制,更加突出了专业的重要性,专业是关键和基础。
第二,填报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志愿单位的改变直接带来了数量的变化,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就是1个志愿,考生需要选择填报的志愿数量更多,普通类达到96个,艺术、体育类分别达到了60个。比如原来的模式下同时报考北京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3个专业,只需要填报在北京大学1个单位下,新的模式下则需要填报数学+北京大学,物理+北京大学,化学+北京大学3个志愿。
第三,增加了选考科目要求。考生选报专业的时候,以前查看报考指南的时候,在同一个科类里,除有特殊要求外,考生基本可以填报所有专业,但在新模式下,考生选报专业是有条件的,需要关注每个专业的选科要求,看自己是否符合。
第四,取消了“院校专业服从调剂”。“专业(专业类)+学校”取消了专业调剂,考生不必担心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了。
(四)“专业(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模式的投档录取规则有哪些?
在投档录取方面仍然与原来以院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遵循相同的规则:
第一,“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是从高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以专业(专业类)为志愿单位投档。
第二,志愿顺序对考生有先后之分。对考生来说,专业平行志愿投档依据考生位次、志愿顺序进行。计算机对考生所填报的96个志愿依次进行检索,先检索第1个志愿,符合条件就投档,不符合条件立即检索第2个志愿,以此类推。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志愿并投档,后续志愿立即同时失效。所以对考生来说,精心安排志愿次序非常重要。
第三,平行志愿投档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专业平行志愿均实行一轮投档,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档到其中一个专业志愿,其余专业志愿即失效。即使考生被投档的专业退档,也不会再参与后面志愿的投档,需要在下一次重新填报志愿。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平行志愿投档后有退档风险。考生的体检、单科成绩、外语语种、外语口试、综合素质评价等因素不符合高校要求的,都有可能造成退档,这些因素由高校根据招生需要自主设定,并在高校招生章程中公布。考生一旦投档到某个高校的专业,又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的要求就会造成退档。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真查看高校招生章程,防止因误报而被退档,从而失去这一次录取的机会。
志愿填报政策
解析和填报参考
(一)高考志愿填报,会有哪些公开信息供考生参考?
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公开信息供参考。
一是国家和省高校招生政策。这些政策构成了考试招生工作的基本框架和施工蓝图,需要考生和家长了解和把握,尤其是与往年规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2020年起所有获得“省级优秀学生”荣誉称号的同学将不再具有保送资格、2020年起取消对“极少数艺术团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的考生”进一步降低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的优惠办法等政策规定。比如,2019年12月13日山东省招考委发布的《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夏季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考生可全面了解自己所属类别的志愿设置、志愿填报时间、投档录取规则等情况。再有,了解和把握各类别分数线等。
二是普通高校招生专业计划。内容包括院校、专业(专业类)、层次、选考科目要求、招生计划数、学制、学费参考等。模拟招生计划将在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中提供查询。
三是高校招生章程。认真研读报考院校当年招生章程,其中特别是各专业对考生的要求,如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选考科目要求是否符合报考条件。考生可登录高校的官方网站或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询。招生章程载明的一些基本信息反而要特别关注。比如:
1.高校名称。一些高校的名称或简称容易产生混淆,比如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
2.办学性质。弄清是公办、民办或是独立学院。
3.毕业证书的印章。认清在高校毕业后获得的证书印章,比如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等独立高校,毕业时获得的毕业证是由独立高校颁发的,而非山东财经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颁发。
4.办学地址。了解高校就读所在的省、市、区。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高校在不同城市设若干校区,填报志愿前一定要弄清自己报考的高校(专业)在哪个校区。2020年志愿填报辅助系统提供按学校地域搜索的功能,方便考生查阅。
5.身体健康状况要求。高校部分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有一定要求。考生可结合自己的体检报告,避开自身不适宜报考的专业,以免出现因身体条件退档的情况。
6.外语语种要求。高校(专业)对考生外语语种的要求多样。考生要注意那些限制非英语语种的专业,在填报专业志愿时要考虑这一因素。
7.单科成绩要求。部分高校专业会对考生的一科或者多科成绩有相应的分数要求,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成绩,避免填报不符合其单科成绩要求的专业。
8.收费标准。弄清高校各专业的学费、住宿费的标准,尤其是一些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收费专业。考生填报志愿时要综合考虑家庭经济条件这一因素。
9.选考科目要求、录取规则等其他事项。精准了解高校专业的报考要求,尤其是对选考科目等有明确要求的专业,对不符合其选科要求的一定要规避填报。此外,还要重点关注录取规则,尤其是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规则。
四是往年的专业录取情况。填报志愿前,省考试院网站将提前发布前三年各院校专业(分文理)录取平均分、最低分和相应位次等信息,供考生做参考。
五是2020年考生成绩排序信息。普通类考生,提供“1+6”成绩的有关排序信息,“1”是指2020年高考总成绩及总位次,“6”是指6个选考科目中选考每个科目考生总成绩的位次信息。参加艺术、体育专业考试的,还提供相关综合成绩、专业成绩分段表,填报志愿前将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公布。
(二)考生要科学辩证地使用公开信息,可以分为2类:
第1类是必须严格依据的信息,包括招生计划和高校招生章程。招生计划的院校及专业名称、代码、选科要求等信息都是考生填报志愿的直接依据,高校招生章程中对于考生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等的要求也都是严格的。考生必须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填报志愿。
第2类是供参考的数据,比如考生的位次信息、往年各专业录取情况。这些信息可以为考生2020年填报志愿提供一些参考。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位次及往年情况,做一个大致定位。特别是2020年是改革元年,往年的录取情况是在文理分科、以院校为单位的投档录取模式下的录取结果,改革后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一定不要把这些数据直接拿来对照选择学校和专业。
(三)考生如何选择高考志愿
一是理性选择,综合定位。优先选择专业还是优先选择高校,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高水平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二是筛选并优化志愿,形成合理梯度。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面大约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约30-4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约20-30个。
三是结合自身实际,规避风险。填报志愿时,考生首先应对自身情况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能好高骛远,盲目攀高,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结合实际,综合分析、科学选择。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特点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能有效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次录取机会,本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
(四)考生如何在系统中填报高考志愿
一是运用“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预选志愿。在网报志愿前,省考试院会提前开放志愿“志愿填报辅助系统”,考生可运用“志愿辅助系统”生成志愿预填表。考生访问山东省考试院官方网站(https://wsbm.sdzk.cn),进入山东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系统主页,点击进入平台的“志愿填报辅助系统。进入后,首先请参阅《系统操作手册》。在查询时,选择批次、报考科类、志愿类型后,可通过层次、省份、选考科目(若勾选两科及两科以上选考科目,则需要选择科目关系)、输入院校名称、专业名称组合查询院校专业基本信息。考生选定预填志愿后点击按钮“自动生成志愿预填表”,即可得到本次志愿导入文档。
二是在规定时间内网上填报志愿。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正式填报系统,对志愿预填表进行修改操作,确定后即可上传。考生在填报志愿规定时间内可以修改规定次数的志愿信息,并以最后一次填报(修改)提交的信息为准。
网上填报志愿时要特别注意:
1.考生要凭本人身份证号和手机短信密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进行志愿填报。特别强调: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志愿填报时间结束后,不再受理考生补报志愿申请。
2.妥善保管志愿填报密码和手机短信密码,在网上准确填报志愿信息,并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3.网上填报志愿完毕后一定要及时提交,只有提交后系统才会保留考生的志愿信息。
4.考生尽早上网填报并提交,避免集中在截止时间临近前填报,特别是网络条件较差的地区要避免高峰期上网填报,防止在填报结束前网络拥堵不能登录填报网站。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系统将关闭,考生将不能上网填报。
5.考生志愿是投档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必须由考生本人亲自填报,不得由任何人代替。学校和教师不得代替学生统一设置报考密码,不得干预考生填报志愿,不得代替考生填报志愿,也不得接受考生委托填报志愿。考生应妥善保管本人登录密码和手机短信验证密码。
考生
须知
关于模拟志愿填报,我们有一个“考生须知”。在这里再重申一下:
1.本次模拟演练是考生熟悉新的志愿填报流程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全体考生要高度重视,认真细致地完成相关环节工作,最大程度地了解新的招生录取政策及相关规则。
2.本次模拟演练不能与2020年实际招生录取相等同、挂钩。模拟演练计划仅作演练之用,考生模拟考试成绩、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也均为模拟演练。提前批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因没有模拟招生计划,都不在演练计划范围内。鉴于部分艺术类专业校考及联考、体育类专业测试、高校面试体检等尚未进行,填报此类志愿的考生均不限考生资格,高校依据考生模拟考试文化成绩进行录取。模拟录取结果与夏季高考真实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模拟录取结果不公布,也不能作为2020年填报志愿的参考依据。2020年实际招生时,专业(专业类)计划以正式公布为准,考生高考成绩以实际取得成绩为准,政策加分以审核公示通过为准。
3.本次模拟演练时,各高校2020年招生章程尚在制订过程中,考生可以登录各院校官网查阅去年的招生章程作为参考。考生在2020年正式填报志愿时,须仔细查阅所有拟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精准了解各院校专业对体检、外语语种、外语口试、综合素质评价、单科成绩等要求。
4.考生须妥善保管好成绩信息、志愿填报密码等个人信息,严禁向其他人透露,因泄漏个人信息所造成的后果全部由考生本人负责。
【不公布模拟录取结果的考虑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考生的模拟考试成绩具有阶段性。模拟考试时,高三学生正处于第一轮复习阶段,整体学习水平相对不高,而模拟试题则是按照正式高考的标准命制的,学生成绩相对偏低。二是模拟招生计划不精确。各高校主要是参考的2019年招生计划和专业,可能会与2020年正式编制的招生计划有出入。三是模拟录取不精准。有些需要合格分数、合格名单的招生类型,比如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类型没有组织实施模拟,所以录取结果存在相当大的失真状况。为了避免给考生造成误导,防止考生将“不真”的模拟录取结果与正式高考后的“真”录取结果挂钩、作参考,所以不提供录取结果查询。】
关于常规批模拟志愿设置和填报的说明:
普通类和体育类常规批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
安排2次志愿填报,考生每次填报普通类常规批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96个,体育类不超过60个。第1次志愿填报由普通类(或体育类)一段线上考生填报本科志愿,第2次志愿填报由普通类(或体育类)一段线下所有考生填报专科志愿(说明:为了让全体考生都有机会参与模拟填报志愿,熟悉填报流程,本次模拟填报允许二段线以下的考生填报专科志愿。同时,因为模拟志愿填报是全部填报完毕后再组织模拟录取,高校不提供剩余本科计划,故本次模拟填报志愿只提供专科计划供一段线下考生填报使用。也因为,1:1.2确定的一段线上考生人数较多,本科计划预计到一段线下的不会很多,一段线下考生仍然会以专科计划录取为主)。
元志愿陪伴各位小伙伴度过高考
【高考升学群】
群内不定期分享高考升学资讯、教育政策
高考系列直播、择校指南、专业推荐介绍
高考各科提分必备技巧、学习资料共享等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助教老师回复“高考”即可入群
★微信搜索小程序:元志愿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