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
客服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时间: 2020-05-20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4338 收藏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教育部强基计划建筑新八校C9联盟中央部委选调高才通华东C5国级选调生省级选调生博士点硕士点保研资格重点实验室101计划
上海市/综合类/公办/教育部
排名: 第4名
综合指数: 89.32
热度:33262K

一、基本情况

1.专业简介

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也逐渐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当今世界科技竞争加剧,数学对主要科技行业和国防科研等领域的重大突破和创新起到了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数学水平体现了该国科技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正处在从数学大国到数学强国的快速变革之中,不少相关行业对高端数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趋紧迫。针对这种状况,上海交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作为教育部强基计划专业,计划培养优秀的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和具有扎实数理基础的交叉学科人才,为服务国家科技战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于1928年成立数学系,对中国近代数学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培养了以吴文俊先生、胡和生院士、凌文院士和龚升教授等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毕业生。中国数学会成立大会与第一次会议于193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1978年重新组建应用数学系,2001年恢复为数学系,2015年成立数学科学学院。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学科入选教育部世界双一流建设学科,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档。数学学科在国际主流学科排名中,均进入世界百强,长期保持高水平学术影响力。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成立自然科学研究院,是学校的创新交叉平台,也是数学学科、特别是应用数学学科的重要支撑平台。2010年成立的致远学院是学校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学院的六个专业之一,每年培养近三十名数学人才。2014年,数学科学学院入选首批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2019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建设点。

“办学国际化、布局科学化、研究前沿化、队伍年轻化、管理制度化”为上海交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上强调通才教育,持续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建设本科班、吴文俊班、致远数学班和数学学院威斯康星班等实施多模式人才培养规划,使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仅能够培养受到严格训练的数学前沿专门人才,而且能够培养具有宽广交叉学科知识的学科领袖型人才。

2.师资队伍

数学科学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强院”发展战略,引育并举。2010年,学院深化师资分类发展,积极推进长聘制度改革。2015年,学院成为学校师资队伍长聘体系改革试点院系之一。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8名,其中非华裔的外籍教师9人;长聘体系教师62人,占专任教师57%,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上海市教学名师2名、首届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获得者2名、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获得者3名、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8名等一大批优秀人才。教师队伍中既有国际数学家大会45分钟报告人,也有多人获得美国数学会会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等荣誉称号等。

3.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

数学学科设有教学发展中心数学科学学院分中心,以及数学分析、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理方法和创新实践课程六个课程教研组。数学科学学院注重教学研究,多举措激励教师投身教学,在教学方面不断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教务处对在校生调查报告显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中本专业教师多年来排名前列,如2015-2018年前五名占比超过半数,2017年包揽前三。近三年获得一项上海市教改项目、一项上海市重点本科课程,三项课程获得高校数学微课设计竞赛华东赛区一等奖。作为主要参与方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多次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含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数学学科已经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8门。

数学科学学院设有科学工程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致远数学科学中心,多物理过程数学建模、分析与计算上海市教委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研究所,数学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平台,2019年还成立了吴文俊数学中心。自然科学研究院作为学校交叉平台有15名数学背景的教师,其中大多数为在国际一流大学有多年学习工作经历的年轻人才,是国际数学界十分活跃的青年学者队伍。数学学科近五年来,各类科研项目资助率逐年上升,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项,出版学术专著12部,在JAMS和Acta Math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41篇。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本科生阶段培养目标: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严谨的逻辑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科人才;在应用数学和交叉学科领域具有突出的数学建模、科学计算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将数学素养灵活运用到其他相关学科交叉研究的跨学科综合型人才。毕业生具有独特的创新意识、积极的合作精神、卓越的领导能力、开阔的学术视野、坚定的理想信念、健全的人格魅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博士生阶段培养目标:培养思想先进、品德优秀和训练有素的数学专业人才和具有坚实数学基础的应用交叉型人才。通过多年的博士生研究训练,使学生具有世界一流的学术品位、国际视野和研究实力。毕业生具有独立从事数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以及国家重大需求问题交叉合作研究能力,成为持续在科学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1.阶段性考核和分流补入办法

详见学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培养方案部分。

2.本博衔接的办法

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专业注重学生的数理基础,整合设计课程总体难度,在本科低年级开设“高阶性、创新型、挑战度”的荣誉课程,以及物理学基础课程。本科高年级,通过模块选修分别培养纯数学、应用数学和学科交叉人才。本科高年级阶段的专业方向选修包括数学板块和学科交叉板块,数学板块选修课程与博士阶段课程高度衔接。鼓励强基计划学生修读本博衔接课程和博士阶段课程。在获得本科学位的规定学分后,多余的学分允许带入博士阶段的学习。

强基计划学生经选拔通过后将直博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致远荣誉计划或数学科学学院吴文俊博士生计划;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并可获荣誉奖学金。博士培养包括学科前沿型和行业前沿型两种培养类型,分别培养创新突破和行业领军人才。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组成导师组,围绕国际学术前沿问题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攻关领域,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并针对培养过程中的节点目标进行指导和考核。

3.其他激励机制

为了进一步激励入选强基计划的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数学科学学院除国家、上海市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各类奖助学金外,面向强基计划数学方向的同学,学院设立“吴文俊奖学金”和访学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主要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的优秀学生,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前往顶尖学术机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等就业和发展,为国家社会发展积极做出贡献。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专业实行弹性学制,采用“4+5”本博培养模式,允许学生在取得规定的学分后提前进入博士阶段的课程学习。经过本科阶段四年学习后进行考核升入博士阶段,允许延长学习年限,但本科阶段一般不超过六年。学生修完本专业本科阶段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及教学实践环节,取得规定的学分,德、智、体考核合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条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博士培养期间应在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撰写等工作的基础上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并申请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后可授予本专业博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培养。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学生学好基础课、适应大学生活、拓宽视野。由资深教授担任本科生导师,进行生活和学术方向指导,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明确使命和担当,并着重突出个性化培养。本科生导师制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广泛接触学院和了解数学学科的机会,搭建第一课堂外传道解惑的桥梁。以学年为运行周期,每月由导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导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数学方向相关文献,为做科研项目打好基础。

三院联动培养机制。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专业的发展依托数学科学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提供的强大师资队伍。如何让最优秀的教师潜心致力于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专业学生的培养,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引领学生走上学术科研道路,这毫无疑问是强基计划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最重要的环节。数学科学学院以致远学院为支撑,深化“荣誉课程”的创建和评审,建立荣誉课程“Fellow”体系,推行和细化“导师制”,优化对教师参与强基学生培养的立体化激励模式,让数学科学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聚集的一批在国际学术前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一批优秀活跃的年轻教师在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专业学生培养上发挥更大作用。

深化国际顶尖高校双向合作。邀请海内外名师来访授课讲座,为学子创造与大师交流的机会,提升大师引领作用。深化与世界顶尖高校的合作,在稳定持续合作基础之上,强调深度合作和双向合作构建,促进国际顶尖院校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深化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加强创新性思维等方面的训练,推行本科生与博士课程高度衔接。数学科学学院建设数学实验中心,设立学生学习中心和学生创新中心,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创新中心数学科学学院分中心的作用,加强学生创新实践的培养。实行数学基础课分层改革,为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训练。

就业引导。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专业旨在培养顶尖的数学人才和具有扎实数理基础的交叉学科人才,鼓励学生投身学术道路,并引导学生进入重点行业领域方向进行就业和博士研究。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基础课程、专业教育选修课程、实践教育课程、个性化教育课程和特色课程。

1.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由三部分组成,即通识教育必修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和通识教育实践课程。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含思想政治类课程、英语、体育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分为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模块,学生每个模块至少选择一门课程;通识教育实践课2学分。

2. 专业教育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基础课程是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包括数学分析(荣誉)、高等代数(荣誉)、数值分析与程序设计、复分析、概率论、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抽象代数、实分析与傅立叶分析、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等数学基础课程,以及物理学引论等物理基础课程。

3. 专业教育选修课程。

专业教育选修课程主要分两大板块、十一个模块。其中两大板块指数学类课程板块和学科交叉类课程板块。数学类课程中包括五个模块:代数、几何、分析、计算和随机;学科交叉类板块中包括六个模块:高端芯片、核心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信息安全。博士阶段从事工科专业的学生至少修读数学类和交叉类各一个模块,并鼓励学生辅修相关专业课程以获得辅修学位。

4.实践教育课程和个性化教育课程。

实践教育课程由实验课程、军事技能训练、毕业设计组成。个性化教育课程是学生可任意选修的课程。学分来源为除本专业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个课程模块要求的必修和选修学分之外的所有课程的学分。

5. 特色课程。

专业研讨课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专业特色课程。高年级学生需必修专业研讨课。

六、本培养方案解释权属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咨询电话:021-54740289 咨询时间:工作日15:00 -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