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
客服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院校对比

安徽新华学院

收藏

普通本科丨综合类丨民办

官方电话: 0551-65872666,0551-65872888,0551-65872766,0551-65872866

官方网址:http://www.axhu.edu.cn https://zhaosheng.axhu.edu.cn/

智慧交融,共绘蓝图:新高考改革论坛暨安徽新华学院生源基地建设第三届峰会再启新程

时间: 2024-04-02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2264 收藏

       万物迎春,花开满园。3月29日至30日,备受瞩目的新高考改革论坛暨安徽新华学院生源基地建设第三届峰会在安徽新华学院隆重举行。此次峰会汇聚了来自省内外的教育专家,全省100余所市、县教育局领导及高中校长,围绕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育合作与发展新路径,热烈讨论、充分对话,并见证了安徽新华学院生源基地建设的最新成果。

       3月29日14时,峰会在科研楼多功能厅开幕。省督导专员、安徽新华学院党委书记邸建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高中与高校之间协同育人的重要性。邸建伟指出,面对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双方需加强沟通与交流,强化资源共享,开展项目联动,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安徽青年报社社长汪小雅在致辞中讲述了安青报与安徽新华学院的渊源,同时表示,安徽青年报社一直致力于服务学校与学生,促进高校和高中之间的交流合作。他希望通过此次峰会,能够进一步推动双方的合作,为广大学子提供更精准、更贴心的招考服务。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胡雨生出席并致辞。胡雨生在讲话中强调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生源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实施路径,强调了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在持续推进招生考试制度、加强命题研究和考务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为。他提出,高中高校生源基地建设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支撑,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合作交流、注重创新实践以及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工作。胡雨生的讲话为推进生源基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指导。

       安徽新华学院副校长贺行佳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成果,展示了学校在党建思政、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显著成果。

       

      会议结束后,与会嘉宾和学校领导一同漫步在春意盎然的校园,参观了实验实训中心等教学资源及服务设施,并在如琴湖畔观看了我校龙舟队日常训练,与会嘉宾对我校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设施设备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赞不绝口,对我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参观结束后,与会嘉宾在学校大礼堂观看了“春满华园”的专场文艺演出,整场演出高潮迭起、精彩不断,展示了我校师生的艺术才华和精神风貌,为峰会增添了一抹亮色。

       长期以来,生源基地为推进高中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衔接做出了扎实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双方的良性互动。为进一步加深友谊,谋求共同发展,30日上午,生源基地集中授牌仪式正式举行。我校向“阜阳市红旗中学”等22所优质生源基地进行了授牌,以表彰高中在为我校输送优质生源方面所做的贡献。

 

       随后,毕业于芜湖市南陵中学的文化与传媒学院学生孙云芳、毕业于阜阳市颍上县第一中学的药学院学生陈鹏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们首先感谢了高中母校的培养,为他们在成长路上保驾护航,接着分享了在新华园的青春故事,感谢新华园给予他们更多追逐梦想、成长成才的机会与平台。嘉宾代表安徽省霍邱中学副校长张绵斌分享了自己参观校园之后的感受,优美的校园环境、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丰富的校园文化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表示,此次峰会对建立优质生源基地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这将进一步加深高中和高校的友谊与合作,推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深度衔接。

       峰会还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杨军、合肥一六八中学副校长苏键分别作主题报告。杨军以《双新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化建构》为题,深入探讨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与实践;苏键则分享了《好风凭借力 助生入青云——精准备考 出彩人生》的主题报告,为与会者提供了备考策略和学生发展的宝贵建议。

      峰会期间,与会嘉宾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就安徽省新高考改革、生源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分享。

      新高考改革论坛暨安徽新华学院生源基地建设第三届峰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高中和高校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安徽省新高考平稳顺利落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