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
客服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院校对比

西华大学

收藏

普通本科丨综合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28-87720097,028-87720918

官方网址:http://www.xhu.edu.cn/ http://zb.xhu.edu.cn

西华大学青年学术后备人才培训班正式开班

时间: 2023-09-14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3994 收藏

9月14日,西华大学青年学术后备人才培训班开班仪式暨首场报告会在郫都校区四教报告厅举行。本次培训旨在通过有组织地开展学习培训,为青年教师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展学术视野,帮助青年教师做好学术成长规划,激励青年教师勇于探索、自主创新,提高教师学术竞争力,尽快成长成才。校长李秋实,校党委副书记张力,副校长郎方年,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负责人,首批遴选进入培训班的157名青年学员参加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张力主持。

开班仪式现场

      结合学校在人才和科研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校长李秋实指出,学校实行人才强校战略,遴选了一批在教学科研方面业务突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开设了本次青年学术后备人才培训班。他表示,要通过本次培训帮助青年教师树立远大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将邀请专家学者分享经验,为青年教师发展指引方向。希望各位青年教师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开展各项工作,进行有组织科研;尽快融入研究方向的学术圈,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加强与外界交流;多到企业调研,了解实际需求,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制定适合自己的学术生涯规划,按照自身情况以及学科的发展需要,以国家级人才为目标,找准差距,补齐短板,尽快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地位。

校长李秋实致辞

    张力在主持报告会时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地区、行业,乃至于高校与高校之间的重要竞争要素之一,只有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当中赢得主动、抢得先机。西华大学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需要每一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投身于学校事业发展之中,共同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申博工程”、为把西华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开班仪式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原党委书记、我校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特聘首席专家胡志超研究员作开班第一讲。胡志超研究员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60周年杰出人物、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常务理事、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科技创新收获机械化专业组组长;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他带领的科研团队2013年荣获“中华农业优秀创新团队”奖,他本人在2013年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第一讲报告会现场

      胡志超研究员以《加快优秀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之思考》为题,对西华大学目前人才现状、科研项目情况、科技奖励等进行了分析,激励青年教师要“珍惜韶华、奋发有为”,要树立“四大理念”,具备“五好素养”、提升“五大能力”,厚植“四强精神”。他指出,青年教师想要快速成长成才,就要培养好的身体、好的心理、好的思维方式、好的工作态度、好的工作方法,要锻炼科技创新、材料撰写、口头表达、统筹谋划和沟通协调等能力,要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能奉献。他分享了项目申请、论文撰写、专利申获、科技奖励申获等方面的经验,强调了团队协作、企业助力的重要性。他表示,百分百的成功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希望各位青年教师把握机会,努力成为德才兼备、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

胡志超研究员作第一讲报告

 据悉,学校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为推动学校高层次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提升学校未来人才核心竞争力,遴选了一批在教学科研方面业绩突出,具有较大学术发展潜力和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教师系统的开展辅导培训。此次参与培训的人员均为1980年1月1日后出生,已获得省级学术人才称号(含后备人选),或D类及以上高层次引进人才,或是在教学科研方面业绩突出、具有较大学术潜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后期,学校将邀请专家学者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解读国际国内形势、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邀请知名院士专家、各类国家级人才,有关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分享科技创新经验,指导各类项目、奖励、人才称号等申报;通过开展学术“论坛”“沙龙”等活动,聚焦学科前沿进行学术交流,推动学校学科交叉融合;组织班级成员赴国内外一流大学、重要研究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进行参观考察和调研学习,全方位提高青年学术后备人才的学术能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