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介绍
时间: 2021-03-04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3590
收藏
广州医科大学围绕“十三五”规划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的既定目标,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办学综合改革,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新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自教育部和广东省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以来,我校共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护理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西医临床医学、儿科学、公共事业管理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1年是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之年,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狠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全面开启建设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新征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专业创办于1958年。临床医学学科实力雄厚,ESI排名位居全球前1%,依托于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等优势平台,建设有完整的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位授权体系。
作为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名牌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重点专业等诸多专业荣誉,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在专业负责人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专业目前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黄大年教师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雄厚的建设基础。专业办学依托于5家直属附属医院成立了5个临床学院,临床医疗和教学资源丰富,优势明显,拥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3个省(部)级重点专科,其中呼吸内科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科排名全国第三、胸外科排名全国第六。
二、药学
药学专业开办于2004年,具有一级学科(药学)硕士授权点、一级学科(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二级临床药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先后获得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广州市特色专业称号,2019年通过教育部药学类专业认证并获批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科和专业建设成绩斐然,药理与毒理学居ESI 排名全球前1%,拥有广东省高校药学一级专业优势重点学科、省“冲一流”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等,建设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拥有国家线下一流本科课程1门,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4门。
药学专业师资实力雄厚,专业负责人是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中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张超教授。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4人,其中 90%具有博士学位,60% 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博士生导师43人、硕士生导师62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省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3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3名,省级优秀人才12名、市级优秀人才19名,药理学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高校研究创新团队1个、广州医科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三、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于2005年,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具有生物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办学依托于广州医科大学-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联合生科院,包括广州医科大学和广州生物院两个院区,现有面积5000余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3500余平方米。学科建设成绩突出,再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医学和遗传诊断、呼吸道生理学是学院建设的四个重点学科,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两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专业负责人为国家杰青项目资助者赵金存教授,他在抗击新冠疫情中首次在人粪便中分离出活病毒,并构建非转基因小鼠模型,在疫苗研发过程中也取得突出成果。学院现有教职工73人,专任教师48 人,具有博士学历的专任教师占65.8%,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通过特聘中科院生物院科研团队带头人、国内外知名生物企业技术总监为专任教师,聘请公司技术高管和骨干为兼任教师,推行课程负责人制等多种方式,充分整合了生物学、药学、基础医学等多学科的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目前建设有《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等多门省级、校级精品类课程,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医科大学-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实践教学基地”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实验实践平台。
2016年开办生物技术“卓越班”,采用“5+3”模式,即在广州医科大学院区完成前5个学期基础课程学习后,遴选30人组成“卓越班”进入广州生物院院区,加入生物院教授课题组,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培养科研思维、技能培养。该届学生攻读研究生率近40%。
四、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于2005年,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及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多年来在海内外广纳贤才,建成一支起点高、专业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7人,具有博士学历的专任教师占70.5%,硕士学历专任教师占29.5%,其中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29名,生师比为3.8:1。专业负责人张智勇教授,长期从事干细胞、生物材料在骨科、整形外科、皮肤科中组织修复再生的临床转化研究,教育部首批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和广州市医学领军人才等称号,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13项国内外学术奖项,已有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临床转化及技术转化,负责参与3个骨组织再生修复领域的行业标准的制定,并参与制定国家“十三五”再生医学、生物医用材料等相关领域的战略布局、重大发展政策。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现拥有国家级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省级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市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广州市高校创新创业重点示范基地,与多个知名企业及院所创建了联合创新实验室,为本专业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搭建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多年来与海内外知名院校有长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定期选拔学生到海外合作院校访学、不断优化和拓展教学实践基地等举措,使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深度及广度得到良好提升。在毕业生中,约有36%学生攻读研究生或出境出国留学深造,约有55%学生入职各大医院、研究中心、医疗器械研发机构等单位,约有9%学生入职国内大中型企业。
五、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专业创建于1985年,是全国较早开办影像学本科的七大院校之一,具有医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依托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办学,拥有丰富的临床教学资源和全国先进的教学设备,先后获得广东省第一轮高等学校重点扶持学科、广州市属高校第二轮重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和广州市名牌专业、广东省和广州市特色专业、广东省医学影像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师资团队强大,拥有广东省医学影像学教学团队,总人数135人,其中高级职称占59.3%,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55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南粤优秀教师1名、广州市优秀教师1名,“千百十”重点培养教师2名和南粤教坛新秀1名。专业负责人陈德基是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医学影像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学科科研实力雄厚,近三年影像教师团队共获科研项目2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7项,市厅级项目13项,经费资助共633.5万元,开放各类校级实验室项目9项。专业课程资源丰富,建设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影像诊断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介入放射学》、《基于超声科PACS系统的超声诊断学》,校级在线开放课程《超声诊断学》、《MRI物理学的临床应用》和《骨关节疾病影像诊断学》。实践教学资源优质,除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等临床资源外,专业还拥有广东省卫生厅“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广东省医学影像学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医学影像学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市医学影像学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等专业核心教学资源。
六、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专业创办于2004年,是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先后获得广东省口腔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广东省特色专业等称号,2015年在国内较早通过了教育部口腔医学专业认证,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负责人是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李江教授,专业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拥有广东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与行业专家,建设了多个省级、校级本科教学团队,打造了《牙体牙髓病学》《口腔预防医学》等9门省级和校级精品类课程。2012年,依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成立口腔医学院,目前已发展为“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疾病研究所”三位一体模式,拥有国家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基地、广东省口腔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东省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广东省重点专科等优质资源平台。
专业参照国际标准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破传统口腔医学教育3+2的培养模式,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目前已启动“广州医科大学-韩国延世大学齿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交换见习项目”、“广州医科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暑期夏令营”、“广州医科大学-荷兰奈梅亨大学牙学院交换项目”等国际交流活动,四、五年级学生可通过选拔参加交流项目,赴多所国际知名院校交流学习。
七、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专业开设于2004年,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学科优势突出,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拥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学科、市属普通高校重点学科等。专业先后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重点专业、市级特色专业等称号;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结构合理,专业负责人蒋义国教授是广东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委、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毒理学杰出贡献奖教师、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与呼吸疾病研究方向带头人、广州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从事预防医学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专业目前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92%,高级以上职称教师比例54 %,拥有省级教学名师、省市校各级本科教学团队等优秀师资,主编、参编本科和研究生规划教材数十部,建设有《预防医学》等数门省级精品类课程以及2门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专业拥有包括省级全科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在内的各级各类优质实验实践平台,以及包括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等在内的丰富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教学资源和20多家优质实习教学基地。
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以社区为导向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预防医学人才”模式中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目前,专业与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共建预防医学“卫生应急特色班”,推行本科生双导师制、专业课程融合模块化改革、与地区疾控深度联合办学、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人才培养举措,开创了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八、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专业开设于2016年,是由药学院牵头、联合全校附属医院药学部组建的特色专业,拥有临床药学专业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授权点,临床药理学专业二级博士授权点,形成“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特色专业。2019年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在2020年全球四大排名之一(上海软科)的世界一流学科(药学)排名中,广州医科大学药学学科排名位居全球前400强,位居全国第37位。
在专业负责人——中国药理学会表观遗传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余细勇教授的带领下,建设了一支拥有专任教师7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44人,囊括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省级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级中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级本科教学团队等在内的优秀师资队伍。专业现有支撑平台包括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粤港国家级医药研究平台、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高校研究创新团队、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州分子与临床药理学研究所等。
九、医学检验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于1989年,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先后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名牌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试点学院、省级产业学院和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等称号,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教师99人,其中高级职称45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3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75%;先后获得广东省、市教学团队称号,拥有“长江学者”、“南粤教坛新秀”、“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省级教学名师、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等多名高层次人才。专业负责人邓小燕教授是广东省医学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检验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传感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在医学检验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科带头人卢文菊教授为广东省 “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人才、广州市“羊城学者”首席科学家培养人才、广东省和广州市医学领军人才、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杰出专家,带领学科团队不断扩大自身优势、提升学校相关学科领域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及免疫学学科均进入ESI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
2013年与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市场领先上市企业——金域医学检验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建了“金域检验学院”,采取校企共建、共管和共营的办学模式,推动校企紧密型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和技术的市场竞争力。作为广东省首批医学检验类试点学院,是国内首家开启深度校企直联办学医学院校。拥有国家级平台11个,省级平台7个,规培基地2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省级重点专科、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各1个、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流课程共9门次。目前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UPMC)、图兰大学、克里夫兰医学中心(CCF)、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东华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和协同育人方案获得社会广泛认可,2016年以来共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校一等奖2项、校二等奖3项。
十、康复治疗学
康复治疗学专业(Rehabilitaion Therapy,RT)开办于2005年,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先后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专业现依托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办学,充分整合了附属第一、二、三医院的康复医学资源,在专业带头人周新科教授的带领下,建设起了一支专任教师、临床医生、治疗师紧密结合,“源于临床、服务临床”的康复专业师资队伍,并引进境内外知名教授参与授课,现有专业教师6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及以上37人;博士学位25人、硕士及以上45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现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019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省级康复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康复功能评定学》《神经康复学》《老年康复学:成功老龄化——活力焕风采》《现代手法治疗学》校级精品类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设立具有岭南特色的“龙氏正骨手法”、“蜂针疗法”、“陈氏摇摆松动疗法”等中医康复特殊技术课程。专业设有“广州医科大学与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康复治疗学师资合作培养项目和学生交换见习项目”,“香港理工大学暑期见习项目”,“美国克瑞顿大学游学项目”。2019年毕业生在三级以上医院就业人数占81.81%。
十一、护理学
广州医科大学护理学教育源于1902年,2002年开办护理本科教育,2007年开办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2012年挂靠临床医学专业招收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高等护理教育体系。
专业先后荣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重点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广州市首批名牌专业、广州市特色专业、广州市重点学科等称号。专业负责人周英教授是广东省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高等护理教育、管理及研究工作24年,带领护理学教学团队获评为广东省本科教学团队,拥有市级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优秀师资,师资队伍中赴国(境)外进修学习达50多人次,多名国(境)外学者长期参与全英教学,200多名临床护理专家直接参与专业教学。
专业打造有国家级与省级一流课程《护理心理学》(含心理学基础)以及《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等10多门省、市、校各级精品类课程,由特聘教授汪国成教授主讲的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全英文慕课《Innovation and Creative Thinking》在首批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学堂在线”国际版面向全球学习者免费开放;拥有15家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教学基地;护理技能实验中心获批为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中西医临床医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于2006年,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先后获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9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0余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67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7人、继承人28人、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 7人。专业带头人王新华教授是教育部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省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专业拥有10多门国家和省级优质课程资源,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丰富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2018年依托于附属中医医院设立了中西医临床学院,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国家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综合医院示范中医药单位”、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等一批国字号优质资源,教学优势进一步拓展。
二、儿科学
学校于2016年依托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妇儿中心”)成立儿科学院,开设儿科学专业,是国内首批招收儿科学专业的8所院校之一,拥有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妇儿中心是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中南区域),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及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第二批重点建设医院。
专业拥有教育部儿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儿科学专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高端外国引进专家等大批高层次人才。专业负责人夏慧敏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结构性出生缺陷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获得首届妇幼健康科学技术进步奖、第六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等多个奖励。
三、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办于2003年,是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被评为广州市特色专业,是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是本专业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被评为广州市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刘俊荣教授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养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伦理学试题开发专家组组长、国家卫健委医学伦理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近年来,专业在教学方面突出优质课程建设,创建了《卫生事业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门省、市级精品课程。专业依托于学校的医学教育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了卫生管理和健康服务管理的专业特色,突出了“卫生+管理”交叉共融的学科优势。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路径,从2009年开始便与美国加州大学(北岭分校)实施“2+2”合作办学,参加该项目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两所大学的学士学位。2020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全国346个同类专业中排名31位,位列于五星级专业。
序号 | 专业名称 | 项目类别 | 入选年度 |
1 | 临床医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19 |
2 | 药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19 |
3 | 生物技术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 |
4 | 生物医学工程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 |
5 | 医学影像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 |
6 | 口腔医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 |
7 | 预防医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 |
8 | 临床药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 |
9 | 医学检验技术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 |
10 | 康复治疗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 |
11 | 护理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 |
12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19 |
13 | 儿科学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 |
14 | 公共事业管理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 |